解放军的反无人机神器——625E防空战车,已经开始列装部队了。实际上,在俄乌战争爆发之前十大股票配资公司,我国的军工研发人员早就开始了625E防空战车的测试工作。2021年,这款战车曾出现在青藏高原,那时的它可能还只是原型车,主要用于测试其能否适应高海拔环境。这一举动充分展示了中国军方对无人机成为现代战场威胁的高度警觉,毕竟,全球80%的无人机都由中国生产。显然,面对这一威胁,军方早有应对之策,研发出反制措施,具备了既能攻击又能防守的能力。
625E防空战车的核心武器系统是一门电动加特林炮。它的炮管有6根,口径为25毫米,且每分钟可发射4200发炮弹,射速极为惊人,给人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不过,在实战中,显然不需要如此密集的射击,实际测试中发现,炮管转动不到一圈就能击落一架来袭的无人机。值得注意的是,625E的炮弹与常见的1130近防炮不同,它带有战斗部。虽然这种炮弹的弹头较轻,射程大约只有2.5公里,但这也正是为了确保拦截效果能够最大化。因为带有炸药,即使炮弹未直接击中目标,只要爆炸发生在无人机附近,仍能有效增加拦截成功的几率。
展开剩余76%为了确保炮弹能准确地在无人机旁爆炸,625E在炮弹引信系统上做了大量优化。首先,当雷达锁定目标后,火控计算机会自动计算出炮弹飞至目标位置所需的时间,并根据这一数据调整炮弹引信,确保它能在恰当的时机爆炸。整个过程非常高效,几乎是瞬时完成。如果第一次未能击中目标,反复射击便能大大提高拦截成功率。
对于那些飞行高度较高的无人机,例如“天竺葵”型的无人机,625E也有应对策略。车体两端配备了导弹发射架,每个发射架装有4枚小型防空导弹,总共可以发射8枚导弹。这些导弹不仅能够拦截高空飞行的大型无人机,还能对抗射程达到5000米的威胁。其拦截距离可达到18公里,可以在极远的距离内进行有效防护。同时,它也能成功拦截俄罗斯常用的FAB系列滑翔制导炸弹。
625E防空战车的火控系统非常先进,集成了有源相控阵雷达,能够精准地检测到低空低速目标,并且可以同时锁定48个目标。计算机会根据威胁的紧急程度,给出打击优先级,并自动选取6个目标进行打击,从发现目标到击中目标的时间仅需5秒。雷达的探测距离可达15公里,同时还具备红外探测功能,光学摄像头能进行拍照并与AI大数据进行比对。这种技术让它能有效发现并追踪隐身飞行器,比如反隐身能力较强的欧洲“风暴阴影”巡航导弹,即使该导弹的隐身效果并不像宣传的那样完美,但625E依然具备一定的防范能力。
625E防空战车采用了8x8轮式底盘,具有卓越的越野性能,最大行程可达600公里,在公路上的最高时速可达到80公里,在越野路面上也能轻松突破50公里每小时。车体外部覆盖的是复合装甲,能够有效抵御12.7毫米穿甲弹的直射,虽然这类攻击很少会威胁到它。步兵、直升机等无法靠近它,而它的电动加特林炮也能对步兵进行有效打击,成为城市攻坚时的利器。
在战场上,625E可以与装甲车队一同冲锋,为车队提供空中防护,也可以部署在步兵堑壕的周围。无论是守堑壕还是进攻敌方堑壕,100平方公里范围内的无人机将无法对其构成威胁。即便是敌方无人机侵入空域,它们也会被自己的防空战车拦截,保证部队的安全。此外,625E还可用于守卫后方重要目标,比如军火中转仓库、野战机场、野战医院、关键交通枢纽或指挥部等,只要部署一辆,它便能为这些目标提供安全屏障。
625E防空战车的名称中带有一个“E”,这意味着它是出口版。解放军自用版本的名称为PLA-625,性能可能更为出色。出口版的价格较为昂贵,达到1000万美元以上,这也是为什么我国军队直到今年才开始装备这种防空战车。尽管如此,625E仍然存在一定的改进空间,最显著的不足就是缺乏激光拦截系统。如果能够在车顶加装一个激光拦截系统,天气晴好时可以使用激光照射目标,这不仅能进一步提高拦截能力,也能大幅降低使用成本。
发布于:天津市股票配资114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